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废止)

时间:2024-05-20 10:57:5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88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废止)

卫生部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

1999年7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除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按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者外,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传统医学”是指中医学和少数民族医学。

第二章 考 核
第四条 考核是对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评价和认定,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各考核机构具体实施。
第五条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
第六条 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已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师承人员,可直接申请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考核。其余师承人员申请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的,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具有同等学力。
(二)具有经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的师承关系合同,连续跟师学习满三年;指导老师具有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年以上;有丰富、独特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医德高尚,在群众中享有盛誉,得到同行公认;应聘在医疗机构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继承教学任务;同一指导老师在同一时期内带教学生不得超过两名。
(三)取得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颁发的《出师合格证书》。
(四)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的。
申请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的,除具备上款(一)至(三)项条件外,还应当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第七条 申请考核确有专长人员的,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经地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审定为确有专长,并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
(二)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十年以上,并经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确认医术有专长的。
第八条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
业务水平考核中,师承人员的重点是学习老师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情况;确有专长人员的重点是是否具备独特专长,疗效是否明显优于同种或同类病症的其它治疗方法。
第九条 考核的方式可以包括:个人述职、口试、笔试、实际操作、对其本人书写医学文书的检查等。
考核标准及具体考核办法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参照《执业医师法》第九条、第十条的有关规定,按照本办法第八条及本条前款的要求统一制订。
第十条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考核每年举行一次,考核时间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统一确定。
第十一条 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申请考核者,应由本人提出申请,并填写“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申请审核表”。
第十二条 申请考核者,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申请审核表;
(二)本人身份证明;
(三)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二张;
(四)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的有效行医资格证明;或《师承合同》、《出师合格证书》;或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确有专长证明。
第十三条 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已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师承人员,经批准其行医资格的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后,向辖区内的考核机构提出考核申请;其余师承人员经试用机构审查并签署意见后,向辖区内的考核机构提出考核申请。
符合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的确有专长人员经批准其行医的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后,向辖区内的考核机构提出考核申请;符合第七条第二项规定的确有专长人员经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查并签署意见后,向辖区内的考核机构提出考核申请。
考核机构按规定程序和申请条件复审合格后,通知考生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考核。
考核结果由考核机构通知考生。考核合格的,由考核机构出具考试资格考核合格证明,并提出推荐意见。
第十四条 考核机构是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
考核机构应具有相关领域的专业与技能和对考核对象的业务培训与指导能力。本地区无具备考核能力机构的,由上一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指定考核机构承担该地区的考核工作。
考核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职责及辖区范围等由指定其承担考核工作的中医(药)主管部门确定。考核机构的具体条件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五条 考核机构应成立专门的考核委员会,该委员会应由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学专家组成,包括一定比例熟悉本专业的医学教育专家和外聘医学专家。
第十六条 考核机构应当建立工作规则、保密、考核资料归档存放等相应的工作制度。
考核机构应当在考核工作结束后五日内,向指定其承担考核工作的中医(药)主管部门报告考核工作情况与考核结果。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审核考核机构的相应条件;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考核机构的考核工作。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按年度将委托的考核机构情况报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在每次考核结束后的十五日内,将考核结果报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并由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通过省级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将考核合格的人员名单通知相应的考点。

第三章 考 试
第十九条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纳入全国统一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第二十条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考试方式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合格的方可参加医学综合笔试。考试的具体内容与方案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制定。
第二十一条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一)经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合格并推荐的师承人员或者确有专长人员;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第二十二条 经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合格并推荐的师承人员或者确有专长人员,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第二十三条 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到规定的考点办公室报名,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二张;
(二)本人身份证明;
(三)考试资格考核合格证明;
(四)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的有效行医资格证明;或师承人员的《师承合同》和《出师合格证书》;或确有专长人员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确有专长证明;
(五)执业助理医师申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还需同时提交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复印件、执业时间和考核合格证明;
(六)报考所需的其他材料。
其他报考程序按《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医师资格考试的组织管理与实施,按《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的医师资格考试合格线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确定。
考试成绩合格的,获得卫生部统一印制的《医师资格证书》。

第四章 处 罚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机构的考核资格,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在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二)在考核过程中显失公平的;
(三)在中医(药)主管部门监督检查中不合格的;
(四)违反本办法或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拒不改正的。
第二十七条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在申请或参加考核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当年申请或参加考核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假报姓名、年龄、学历、工龄、民族、户籍、学籍,伪造证件、证明、档案以取得申请考核资格的;
(二)在考核中扰乱考核秩序的;
(三)向考核人员行贿的;
(四)威胁或公然侮辱、诽谤、诬陷考核人员的;
(五)有其他严重舞弊行为的。
第二十八条 在医师资格考试过程中发生违规、违纪行为的,根据《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及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
医师资格考试资格考核申请审核表
考核机构名称:--------------------------------(考核机构填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
填 表 说 明
1、本表内容除注明“由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填写”者外,均须由申请人亲自填写。
2、填写一律用黑色、蓝黑色墨水的钢笔或者毛笔。
3、填写要做到内容具体、真实,字迹端正、清楚。
4、“相片”一律使用2寸近期免冠正面半身照。
5、表内的年、月、日等时间,一律用公历、阿拉伯数字填写。
6、高中及高中以下文化或具有相应学历者在“文化程度”栏填写;职业高中毕业者应在“专业”栏内填写所学专业。具有中专及中专以上学历者,在“最高学历”、“专业”栏分别填写获得的国家认可的最高学历和相应的专业。
7、如填写内容较多,可另加附页。
8、该表一式两份,其中一份由考核机构存档,一份由指定考核机构的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
------------------------------------------------------------------------
| 姓 | |性| | 民 | | |
| 名 | |别| | 族 | | 相 |
|------|----------------------|------|----------------| |
|出 生| |身份证| | |
| | 年 月 日| | | |
|日 期| |号 码| | |
|------|------------------------------|----------------| |
|文 化| |最高| | 专 | | 片 |
|程 度| |学历| | 业 | | |
|------|------------------------------------------------------------|
|户 口| |
|所在地| |
|------|------------------------------------------------------------|
|通 讯| |
|地 址| |
|------|------------------------------------------------------------|
|邮 政| | | |
| | |联系电话| |
|编 码| | | |
|------|------------------------------------------------------------|
|申请人| |
| | 师承人员□、确有专长人员□ (请在相应□打√)|
|身 份| |
|--------------------------------------------------------------------|
| 《执业医师法》颁布前 | 是□ |
|是否取得有效行医资格 | 是□ (请在相应□打√)|
|--------------------------------------------------------------------|
| 申请考核级别 | 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请在相应□打√)|
|----------------|--------------------------------------------------|
| 申请考核类别 | 中医□、蒙医□、藏医□、维医□(请在相应□打√)|
|--------------------------------------------------------------------|
| |
| 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粘贴处 |
| |
------------------------------------------------------------------------
--------------------------------------------------------------------------
| 以下内容请师承人员填写 |
|----------------------------------------------------------------------|
| |姓名| | 出生日期 | 年 月 日|
| |----|--------------|------------|----------------------|
| |技术| | 任 职 | |
| | | | | 年 月|
| |职务| | 时 间 | |
| 老 |--------------------|------------------------------------|
| 师 | 从事临床工作时间 | 年 月|
| 主 |----------------------------------------------------------|
| 要 |工作单位名称| |
| 情 |----------------------------------------------------------|
| 况 |主要学术经验或技术专长: |
| | |
| | |
| | |
|----------|----------------------------------------------------------|
| |批准行医资格部门| |
| |----------------|----------------------------------------|
|《执业医师|取得行医资格时间| 年 月|
|法》颁布前|----------------|----------------------------------------|
|已取得有效|开始执业时间 | 年 月|
|行医资格者|----------------|----------------------------------------|
| |具体执业地点 | |
| |----------------|----------------------------------------|
| |执业类别与范围 | |
|----------|----------------|----------------------------------------|
| |批准跟师学习部门| |
| |----------------|----------------------------------------|
|《执业医师|跟师学习开始时间| 年 月|
|法》颁布前|----------------------------------------------------------|
|未取得有效|取得《出师合格证书》时间 | 年 月|
|行医资格者|----------------------------------------------------------|
| |试用机构名称 | |
| |----------------|----------------------------------------|
| |开始接受试用时间| 年 月|
--------------------------------------------------------------------------
--------------------------------------------------------------------------
| 以下内容请确有专长人员填写 |
|----------------------------------------------------------------------|
| |批准行医资格部门| |
| |----------------|----------------------------------------|
|《执业医师|取得行医资格时间| 年 月|
|法》颁布前|----------------|----------------------------------------|
|已取得有效|开始执业时间 | 年 月|
|行医资格者|----------------|----------------------------------------|
| |具体执业地点 | |
| |----------------|----------------------------------------|
| |执业类别与范围 | |
|----------|----------------------------------------------------------|
| |批准从事乡村医生工作部门| |
| |------------------------|--------------------------------|
|《执业医师|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时间 | 年 月|
|法》颁布前|----------------------------------------------------------|
|未取得有效|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确认专长时间| 年 月|
|行医资格者|----------------------------------------------------------|
| |独特| |
| |专长| |
|----------------------------------------------------------------------|
| 以下内容申请人不填写,由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填写 |
|----------------------------------------------------------------------|
| |批准有效行医资格的部门审查意见: |
|《执业医师| |
|法》颁布前| |
|已取得有效| |
|行医资格者|负责人签名: 部门盖章: |
| | 年 月 日|
|----------|----------------------------------------------------------|
| |师承人员,试用机构审查意见: |
| | |
|《执业医师| |
|法》颁布前| |
|未取得有效|负责人签名: 部门盖章: |
|行医资格者| 年 月 日|
| |----------------------------------------------------------|
| |确有专长人员,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
| | |
| | |
| | |
| |负责人签名: 部门盖章: |
| | 年 月 日|
--------------------------------------------------------------------------
------------------------------------------------------------------------
| | |
|考核机构| |
|复审意见| |
| |负责人签名: 部门盖章: |
| | 年 月 日|
|--------|----------------------------------------------------------|
| | |
| | |
| | |
|考核方式| |
| | |
|及主要 | |
| | |
|情况记录| |
| | |
| | |
| | |
| |考核负责人签名: 参加考核者签名: |
| | 年 月 日|
|--------|----------------------------------------------------------|
| | |
|考核结论| |
| |考核机构负责人签名: 考核机构盖章 |
| | 年 月 日|
|--------|----------------------------------------------------------|
| | |
|备 注| |
| | |
------------------------------------------------------------------------


莆田市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

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莆田市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

莆政办[2009]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莆田市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和《莆田市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实施细则》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OO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莆田市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鼓励莆田市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总量,拓宽融资渠道,改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在我市经济建设和港城崛起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莆田市银行业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莆田市委、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港口经济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港口经济的实施意见》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莆田市中心支行关于金融支持“以港兴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努力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有效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资金需求,积极优化适应地方产业特点的信贷结构,大力促进港城经济发展。

第三条 考核对象

农发行莆田市分行,工行莆田分行、农行莆田市分行、中行莆田分行、建行莆田分行,兴业银行莆田分行、中信银行莆田分行、邮政储蓄银行莆田市分行,福建省农村信用联社莆田办事处。

第四条 考核内容及标准

(一)考核指标:总量指标、结构指标、系统排名指标。

1、总量指标。包括信贷总量、新增信贷投入总量、贷款增长率。

2、结构指标。包括重点项目贷款、中小企业贷款。

3、系统排名指标。贷款增长率在全省本系统内名次。

(二)考核标准及计分方法:考核实行百分扣分制计算总分。

1、总量指标(50分)。

(1)信贷总量(10分)。以年末贷款余额为依据,名列全市第1名的单位得10分,每降低一个名次减0.5分。

(2)新增信贷投入总量(20分)。以当年度的贷款净增加额为依据,名列全市第1名的单位得20分,每降低一个名次减1分。

(3)贷款增长率(20分)。以当年度的贷款增长率为依据,名列全市第1名的单位得20分,每降低一个名次减1分。

2、结构指标(40分)。

(1)重点项目贷款(20分)。以年度内对市级及以上重点项目的贷款净增加额(包括各银行本系统内上级行对本市的贷款)为依据,名列第1名的单位得20分,每降低一个名次减1分。

(2)中小企业贷款(20分)。起评分为10分,当年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率高于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当年增长率的,每增加1个百分点加1分,最高得分不超过20分;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1分,最低得分为5分。

3、系统排名指标(10分)。以市级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在全省设区市的排名为依据,第1名得10分,每降低一个名次减1分。

第五条 奖励标准

按总分评定名次。设一等奖1名,奖金30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20万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10万元。

第六条 考核的组织、依据与程序

(一)考核工作由莆田市重点项目融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行莆田市中心支行负责制定《莆田市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二)考核按年度进行,市级各金融机构按照要求向人行莆田市中心支行报送相关统计资料。人行莆田市中心支行依据本办法和《莆田市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实施细则》对各被考核对象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七条 市级各商业银行、农发行、农村信用社当年度在全市考核排名最后一名的,必须在下一年度初由该机构主要负责人向市政府作专题原因分析报告。

第八条 对人行莆田市中心支行、莆田银监分局的奖励视全市金融系统对莆田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由市政府确定。

第九条 本办法自2008年起施行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同委员和人民代表联系制度试行办法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同委员和人民代表联系制度试行办法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1980年6月27日江苏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也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机关。省人大常委会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必须密切同委员和省人民代表的联系,及时反映全省各条战线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发挥委员和代表的作用,以加强民主集中制这一国家制
度,加强地方政权的建设,改进地方国家机关的工作,保障和促进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此,特制定省人大常委会同委员和省人民代表的联系制度。
一、与委员的联系
1、坚持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常务委员会议,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讨论和决定全省重大事项。
2、根据工作的需要,不定期的组织委员进行工作视察,了解研究有关各项工作实际情况与问题。以小型的、专题性的为主,采取多种形式进行。
3、组织委员参加省里统一组织的一些重大的政治性和社会性活动。
4、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及时向委员提供《会报》和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5、委员对工作上的意见和建议,要随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省人大常委会根据委员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研究或请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二、与人民代表的联系
1、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要亲自接待和处理一些代表的来访来信。
2、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到基层工作时,要访问所在地的省人民代表或召开代表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并向省人大常委会反映。
3、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时,可根据会议内容需要,邀请有关的代表列席。
4、建议各市、县组织本地区人民代表活动时,邀请当地的省人民代表参加。向代表作重要的报告和传达上级重要的指示精神或文件时,也请通知当地的省人民代表参加。
5、省人民代表可以采用通信等形式,随时向省人大常委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省人大常委会要认真研究和处理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6、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及时向省人民代表提供《会报》及其他有关资料。
三、省人民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
1、省人民代表要经常与自己选区的群众或本地、本单位以及同行业的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2、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要及时向当地人大常委会、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就地按照法律、法令、政策合理解决;重大问题或带有全省性的问题,和当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随时向省人大常委会反映。
3、省人民代表要积极宣传和模范遵守宪法、法律、政策、法令和当地政府的规定。
4、要协助当地政府推行工作,并起带头模范作用。



1980年6月27日